- A+
所属分类:快讯
虽然雷利度胺(来那度胺(瑞复美))的作用机制覆盖了肿瘤杀伤和免疫调节,但它并非“万能药”,对不同的细胞作用存在明显差异,了解其主要的作用靶位不仅能够更好地利使用药物、也为靶向新药的研发提供思路。2012年<Cancer Cell>发表文章,发现了雷利度胺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(DLBCL)细胞中的结合底物IRF4蛋白,很好解释了药品对于GCB亚型和ABC亚型治疗效果的明显作用差异。
其中,GCB亚型的淋巴瘤对雷利度胺反应迟钝,而ABC亚型对药品敏感。ABC亚型的DLBCL细胞恶性克隆的增殖主要取决于两条讯号通路,一是增殖通路:核因子NF-kB讯号通路的坚持活化,导致B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。其上游两条相关讯号通路:BCR讯号通路和MYD88突变讯号通路;二是凋亡通路干扰素(IFN)讯号通路抑制。
雷利度胺能够通过泛素化降解IRF4,抑制NF-kB活化同时解除IRF7对IFN通路的抑制,共同作用下诱导ABC亚型的B细胞
恶性克隆凋亡。文章结尾还指出:雷利度胺的结合底物IRF4与BCR讯号通路关联,提示了可能与BCR通路抑制剂(BTKi)存在协同作用。正是在此基础上,三种免疫靶向药物物(雷利度胺+伊布替尼+利妥昔单抗)的联合导致1+1+1>3的协同作用。
敬请保留本站客服微信,以备不时之需。 肿瘤 www
药道网—药到病除,助力生命。汇聚全球药品资讯:TEMOSIDE代购

微信咨询
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